不当白领当农民
【创业简介】
陈艳,湘潭人。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当白领。2016年辞职回乡,创办蔬菜配送公司。2021年,她在岳塘区荷塘街道正江村流转土地,创立湘潭首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集蔬菜生态种植、采摘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产业园。
【奋斗故事】
9月25日,湘潭首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亩智慧大棚内,红色的辣椒、西红柿挂满枝头。扎着马尾、穿着利落、走路带风的公司总经理陈艳,穿梭在大棚里。她不时蹲下来,向几位高薪聘请来的农技师请教种植技术。
这样的场景,曾让陈艳魂牵梦萦。8年前,抱着一腔创业的勇气,这位“80后”女白领离开办公室,带着现代科技奔向家乡的田间地头,成了一名“新农人”。
她的骨子里,藏着永不服输的劲儿
陈艳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她的记忆里,乡亲们种植的蔬菜鲜嫩、价低,却因运输不便烂在地里。陈艳决心创业,帮家乡蔬菜走出山里。
2016年,30岁的她辞职回乡,拿出全部积蓄,办起蔬菜配送公司。
创业之初,缺资金、缺市场、缺经验、缺人手……一个个难题让陈艳一筹莫展。最初4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创业,后来只剩她一人苦苦坚守。
突破口在哪?陈艳说,自己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坚持,不要脸,坚持不要脸。
没有资金,就一家家找银行贷款;没有市场,就挨家挨户寻客户……她曾在三伏天跑市场,也曾披星戴月盯项目。
有一年,盛夏中午,为了和一所学校谈合作,陈艳在校园闷热的礼堂苦等5小时。“尽管当时已经热到要中暑,但我想着,来都来了,再等等吧。”她说。
终于,她等来了学校负责人。面对一家刚起步的公司,对方本有些抗拒,最后还是被她的诚意打动,签下了单。如今,这所学校已是公司的稳定客源。
正是靠着这股永不服输的劲儿,陈艳将客户单位从两家拓展到几十家,去年公司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家乡的绿色蔬菜,在她的努力下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2021年,陈艳又在长株潭生态“绿心”区域正江村流转500亩土地,创办第二家企业——湘潭首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路走来,首程农业朝着预定轨道茁壮成长,70多名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全国现代设施种植基地、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岳塘区陈艳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公司被授予多块牌匾。
然而,今年夏天,受台风影响,大暴雨不期而至。首程农业所有玻璃大棚和薄膜大棚被淹,智能化、自动化设施设备全部被毁,棚内最高积水近60厘米。
“当时正值采收旺季,不仅即将采收的农作物受损,因为电力设施损坏导致断电,冷库无法工作,保存的蔬菜和冷冻产品也毁于一旦,损失总共超800万元。”陈艳告诉记者。
她坦言,这是自己创业8年来遇到最大的坎。“我没有哭,但挫败感油然而生。我想过创业很难,但没想过这么难!”
令她欣慰的是,灾情发生后,公司130多位员工全部在岗,无一人请假或辞职。即便后来工资晚发,也没有一人抱怨。岳塘区还专门召开调度会,要求相关部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方法,最大程度帮企业降低损失。
“黄了的西红柿可以摘,开口的、发霉的要不得”“摘辣椒要往上提,把苗保护好;坏了的也要摘下来,别丢在地里”……受灾后的首程农业,大棚内人头攒动,志愿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采摘农作物。短短几天,公司抢收的7.5万公斤农产品销售一空,一个月后全面恢复生产。
她的基地里,藏着“吸睛”又“吸金”的黑科技
番茄树在空中爬、生菜在水中漂、盆栽白菜摆满整面墙、辣椒密密麻麻挂在棚顶……走进首程农业智慧大棚,“新农事”令记者眼界大开。一亩亩无土栽培的果蔬长势甚好,工作人员脚不沾泥,轻轻松松就能打理。前来研学的学生看到这些“流量密码”,“哇”声一片。
“通过无土栽培技术,大大延长采收期,提升亩产效益。错峰上市,价格也卖得更好。”陈艳告诉记者,这是湘潭首家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智慧大棚,也是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智慧大棚。
到底有多智慧?记者看到,大棚里自动覆盖膜、遮阳网、降温水帘、水肥传输管道、电子显示屏等一应俱全。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状况实时监测,大棚光照时长可调、温度湿度可控、施肥灌溉可计划。
湘潭冬季本不适合辣椒生长,但在智慧大棚,辣椒住上温度适宜的“套间”,一年四季都结果。而在炎热的夏天,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发力,大棚内温度降低9摄氏度左右。“我们还有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手机随时远程控制,既高效又科学。”首程农业高级农技师乔景林说。
截至目前,首程农业总投资5000多万元,形成蔬菜自产自销链条,还积极进军科普和研学领域。今年以来,公司已接待研学人员近万人次。
从农村走出来的陈艳,不忘来时路。她免费为当地未参与流转土地的村民提供蔬菜种子,传授种植技术;按照市场价统一回购农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首程农业发挥市场、资金、技术优势,引导集中连片种植农作物,让‘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实现规模化经营。”正江村党总支书记蒋勇军感叹,首程农业让小村升腾起新希望。
【奋斗感言】
陈艳:“农村大有作为,农业充满希望!”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端起碗,就会想起中国专家” 2024/9/2 17: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