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护卫粮安与繁荣
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600亿斤新台阶,当前,从粮食收储到加工,我省粮食产业链进入重要阶段。近日,记者走进相关企业,深入了解今年收粮售粮有何新变化。
无人检测、全封闭卸粮,农户卖的舒心
近日,在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收储门前,记者看到络绎不绝的送粮车,但跟印象中,送粮车路边排队几百米的壮观景象相差甚远。水稻采购经理王卓介绍,“公司去年研发了预约送粮系统,农户在家通过手机app可提前预约,送粮当天,司机在距离公司2公里之内,可手机签到,该送粮人的车牌号,送粮数量在我们系统里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农户的送粮时间和费用,便于工作人员的统筹管理。”
当日下午两点半,农户程传武的送粮车缓缓驶入库区称重,随后,司机跟随机器语音指令,平稳地驶入无人值守的扦样区域,送粮人手持身份证在电子刷卡区启动操作按钮,自动扦样仪器随机取16个点位抽样,接下来便进入检验检测粮质环节。
原粮化验室主任宿斌介绍,扦样系统无人值守,实现粮食取样和传输的自动、封闭,在物理环节上隔离质检人员与粮车信息接触,避免人为干预和操作误差。同时系统扦样精度高,满足国标要求,做到了扦样和检验流程的公平和公正性,整个扦验过程在10分钟内完成,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农户程传武送粮的检测结果出来了,水分15.0%、杂质2.0%、出米率67%。程传武毫不犹豫地说,“每年都愿意往这送粮,身份证便是售粮一卡通,纯机器称重、扦样、不会缺斤少两,更不会损失粮,卖不卖送粮农户自己说了算。”
在卸粮区,现场作业方式再一次刷新了记者的认知,因曾经的卸粮区域采用开放式作业,几十条传送带同时工作,现场尘土飞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目前,记者看到的是益海嘉里自主开发的封闭卸粮区,这里具备可将大约100吨重的大货车倾斜抬高的液压翻板,几十吨粮食平稳滑下,全部进入配备抑尘格栅的卸粮坑。粮食下降过程中,车辆两侧的负压吸风除尘系统同时开启,配合粮食筛选设备吸走了部分杂质、稻壳和灰尘,环保节能的同时也为粮食入库完成第一道清洁工作。
记者在省粮食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查处压级压价、“转圈粮”“打白条”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和市场秩序。
电子守护、循环制冷,粮食储的放心
目前,新季秋粮收购加快进行,我省各大粮食收储库点利用科技储粮手段,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粮食流通“中转站”作用,确保“颗粒归仓”。
在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326个摄像头,360度无死角、24小时远程在线监控实现了对科技储粮“千里眼”的监控需求。同时对库区安全生产、防火防盗、违规作业等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哈尔滨直属库综合科副科长王玉堂说,“原来靠人工管理,需要‘人去找问题’,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变成了‘问题去找人’,大幅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技防、技控能力”。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一起佩戴安全帽,爬上了储满玉米的高大平房仓顶部,“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红色宣传语映入眼帘,在金黄色玉米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保管员郑宇介绍,该仓现存2022年产的中央储备粮玉米7900吨,等级2等,该仓主要应用了内环流控温等储粮技术,利用东北地区“天然大冰箱”的优势,通过粮堆内部冷心循环制冷的原理,“冬蓄冷、春密闭、夏环流、秋散热”,仓内粮堆平均温度常年保持在20度以下,实现了低温储粮。
近年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实施包仓管理月度考核,持续巩固提升“标准仓、规范库”建设成效,保持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标准常态化,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四不留”(不留杂草、垃圾、污水、落地粮),打造标准化、现代化粮仓。
郑宇说,我们所在的3号仓,2个出入口单日可卸车近30台,日入库量可达1000吨,一周左右的时间近8000吨粮食便可装满粮仓。应急动用情况下,如24小时不间断作业,本仓粮食可在4天时间内全部出库投放市场。
“这是第一层粮温,蓝色表示正常,如果出现高温点或升温过快的现象,就会显示红色或桔红色进行预警,方便保管员及时进行处理”郑宇指着平方仓里电子显示屏讲解说明。
2023年初。中储粮研发并推广使用了电子货位卡,是对传统的人工仓储管理进行的数字化升级改造。电子货位卡可查询仓内粮食的基本信息、保管员的信息、粮食专卡信息、粮情检查和作业信息等。郑宇说,“以前都要靠人工登记,既不利于保存,也容易出现错误。现在电子货位卡可对粮食从入仓到出仓全生命周期的数量和质量情况进行自动记录。”
记者在省粮食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省的粮食储备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推动粮食储存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高粮食储存的效率和效益,提高粮食储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全产业链、吃干榨净,加工企业用心
近日,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线全力运转。一粒粮食在这里被“吃干榨净”,完成了循环经济中的“精彩”一生。
公司总经理吴志华介绍,水稻经过去壳、碾磨、抛光、色选等多道工序化身为品牌大米,还可以衍生出卵磷脂、米糠蜡、谷维素、米硒粉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能发电、可制油、可变身绿色环保的轮胎;大豆分别被加工成各种大豆蛋白、磷脂、豆皮、酱油豆粕、豆浆粉等总计30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
益海嘉里黑龙江省人事负责人胡晓静介绍,公司依托黑龙江商品粮资源禀赋,始终坚持以科技引领粮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在粮油领域的科技创新,研发出了“水稻循环经济、小麦精深加工、大豆精深加工、玉米精深加工、棕榈油精深加工、油脂副产品绿色加工利用”等新型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将宝贵的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带动传统农业和农产品由粗放种植向精准生产转变,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使农业产业定位更准、附加值更高、产业链条更长。水稻循环经济、油脂副产品绿色加工利用等产业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益海嘉里(富裕)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看到,玉米淀粉项目生产线一派繁忙。益海嘉里以优质玉米为原料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系列,涵盖中、小包装食用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胚芽粕、玉米油、味精等各类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如烘焙制品、糖果、火腿肠、速冻食品、休闲食品等。致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延长产业链,推动玉米深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胡晓静介绍,自2021年10月产业园的玉米淀粉项目生产线正式投产以来,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现项目一期全部建成,富裕产业园将努力打造黑龙江乃至全国、全世界较大、品种齐全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加工基地之一。
记者在省粮食部门获悉,近年来,我省粮食加工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工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粮食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提高粮食加工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通讯员:冯陆圆张鑫;记者:宋晨曦)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绿水青山有价 保护生态有奖 延庆率先完成GEP补偿奖励资金兑现 2024/12/31 9: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