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集体经济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2023/2/15 13:57:5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长春市广袤的黑土地上,乡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资源禀赋、特色各异的乡村,在党组织引领下,积极开展村社联手、项目合作,潜能和活力持续释放,从一产出圈,到“接二连三”,不同地域的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多姿多彩,夯实了强村富民新格局,开辟了增收致富新路径,美丽了乡村,富足了百姓!
“我现在已经习惯每年春种玉米、初夏种花、全年养牛了,这些活都是村里统一组织,村民自愿加入合作社或者公司,跟着村里的安排干,来钱道儿多。”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村民陈淑华已经有5年种植花卉的经验,曾经的花卉“小白”如今已是村里的种花“土专家”。
温室里,蔬菜瓜果长势正好;车间内,各类农产品陆续下线;标准化养殖圈舍中,肉牛膘肥体壮……和永生村一样,长春市许多乡村大力发展特色集体经济,在产业项目上下足功夫,逐渐发展成了产业富足、村民幸福的“桃源村”。
金融助力 “一村一业”规模壮大
当清晨的阳光照在农安县农安镇广兴店村,阵阵低沉的牛叫声开启了村民们忙碌的一天。广兴店村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业,目前肉牛已发展到四千余头,如今全村六成以上的农户都养殖肉牛,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村。
长期以来,由于信用评价难、合格抵(质)押物少、成本收益不匹配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困扰着农户及农村经营主体。重重难关下,广兴店村肉牛养殖业怎么发展得如此之快?
“这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实惠的金融产品助力。”村党总支书记薛春雷说。薛春雷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有着二十多年的养殖经验。他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养殖业,成立了春雷农牧专业合作社,实行集体采购、集中销售。村里肉牛养殖有了规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经纪人和金融机构的关注。
“我一次性订购了20头小牛,现在养殖规模奔着百头去了!”2022年,广兴店村养殖户叶田福通过活体抵押,拿到了20万元贷款,肉牛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2年,农安县肉牛办以“强牧贷”等多种金融产品为切入点,由专人负责对金融保险工作进行定期联络和调度,仅前7个月,就发放贷款7.1亿元,全县23280头肉牛上了保险。
不同的措施,同样的政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长春市有效对接农村金融需求,围绕粮食、蔬菜、肉牛等产业链条,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金融服务,助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产业复制 夯实乡村集体“家底”
不断壮大的棚膜产业,是长春市农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注入集体发展模式后,更打破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限,让农民四季创收。
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是一个靠村集体发展棚膜产业的村子。村民将蔬菜种出了名堂,曾经默默无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村棚膜蔬菜种植面积470公顷,有7个蔬菜标准种植园,共有大棚1061栋、日光温室32栋,户均1.5栋,2021年产业收入达1.46亿元,人均纯收入3.6万元。
但在2007年以前,北沟村的蔬菜大棚屈指可数。2009年,北沟村建起了第一个蔬菜种植园区,共46栋大棚;2010年,新建两个园区、130栋大棚……通过不断“复制粘贴”棚膜经济模式,北沟村一年迈出一大步,实现了产业梯次推进、协调发展。
“债务早还清了,家里摩托车、四轮车都有,一年还能净挣20多万元。”提起现在的日子,村民闫桂福憨厚的声音里流露出自信和骄傲——自家的房子变了样,庭院变了样,连人的精气神也变了样。
如今,前来北沟村订购蔬菜的客商不断,一车车北沟蔬菜被冠以品牌之名,销往全国各地。
产业升级 “二次创业”火热
加工厂内,一件件速冻玉米陆续下线;热炕头上,村民们熟练地做着草编手工艺品……农闲时节,九台区波泥河街道茂林村里,村民们鼓足干劲,在各自的岗位上增收致富。
茂林村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手工草编等特色产业,提高村集体收入。茂林村还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起玉米食品加工厂和种植基地。
“仅速冻玉米一项,年产量就能达到160万穗,实现产值350万元。”茂林村党总支书记张凤明自豪地说,农产品加工业直接带动50名村民就业,村集体年收入达到40万元,全部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和乡村振兴。
去年,茂林村成立了关东情民俗文化有限公司,培养当地手工草编人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手工草编,村民们制作的草编手工艺品由企业统一收购。截至目前,茂林村已举办草编培训班两期,回收草编手工艺品近1万公斤,创造收益10余万元。各项产业同步发展,使得茂林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产业联动 “旅游饭”吃得香
走进双阳区太平镇小石村,一排排整齐的乡村小院映入眼帘,柏油路平坦宽阔。
过去的小石村曾是12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小石村依托土地、山水、田园等特色自然资源,全面打造“乡村休闲+民俗+旅游观光”的美丽村庄,形成“村集体合作社+运营商+X”的多元合作模式,把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稳健、可复制、集群发展的致富之路。
小石村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示范效应,引入企业投资250万元,援建村集体民宿6栋。鼓励引导农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民宿15栋,不断丰富乡村旅游服务业态、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努力让更多的农民吃上旅游饭、挣上旅游钱。民宿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创造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成为小石村乡村休闲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
果蔬采摘、黄牛养殖、庭院种养、夜市经营……小石村特色经济红红火火。夏季旅游高峰时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4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比两年前多出了6000元!
- 上一篇:海南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揭牌运营 2023/3/6 10:01:39
- 下一篇:普之城乡 惠之于民 ——邮储银行锦州市分行做好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2022/12/6 9: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