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农村教育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2023/11/30 9:23:0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卫生教育发展不均衡。在教育方面,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未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的学校大部分都分布在县域地区。县域地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师缺口大。农村和城市教师工资待遇的差距是导致部分优秀教师离乡进城的主要原因。城乡卫生服务条件差别明显,综合性医院多集中在市区,三级甲等医院中位于县域地区的寥寥无几,县域地区千人医疗床位数偏低,农村新农合政策最高支付限额跟城市相比差距明显。此外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机构体系不健全,从事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医疗诊断能力明显偏弱。

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新农合筹资标准、总体补偿率、受益率和受益面仍低于城市医疗保险水平,并且存在经办机构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此外农村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标准、覆盖率、政府补贴规模也低于城市,农村低保标准仅为城市的近一半。

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偏低,仍有一些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和众多村文化活动室面积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最低标准,这些农村文化阵地的管理也相对滞后,既没有专兼职工作人员,也没有正常运转经费,导致文化站(室)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缓慢,文化资源匮乏,活动形式单一,农民多层次、多样性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随着县域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增加,就业压力加大。然而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水平偏低、技能单一、培训不足,导致农民转移就业困难。目前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到了将近一半,无相关职业技术等级的占到了80%。另外,农村地区劳动力创业环境也不够宽松、自谋职业渠道狭窄、政策扶持能力偏弱。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系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场涉及领导方式、工作方法、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应坚持统筹考虑,既要注重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突破,又要注重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协调推进。同时,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城乡改革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做到“自主、自愿、自治”,坚持完善个****益,强化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自治机制,让广大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只有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切地感受到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实惠,才能从根本上保持正确方向,从而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建立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发展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资本的流动,要让农村经济活跃起来,必须解决农民资产的市场化问题。可以通过对土地、林地、海域使用权等农业要素产权的市场化,吸引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有效解决农村主要市场要素在城乡之间流转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源要素价值不断流失的制度环境。一旦农村产权市场化能量得到释放,农村经济将获得巨大发展。需重点解决的就是农村资源价值的市场化和农村产权的可流动化,特别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与此同时,需加强和完善在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公共财政投资以及其他产业要素流转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服务向城乡全领域延伸。公共财政投资主体要引导网络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延伸到农村范围内的全部行政村,同时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部分县域要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使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提升。此外要不断推进城乡平等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公共基础教育和城乡居民的居住权利等方面的均等化。调整财政投入,逐步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提高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推动基础设施服务对全体居民实现全覆盖。

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转移农业劳动力、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同时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现代农业的组织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不断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型农民的培养,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要加强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和开发,将现代文明社区的模式引入农村,从而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在做到“三不”(农村不凋敝、农业不衰退、农民不破产)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协调推进,走出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