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农村金融

P2P“务农”,走下田头方能成功

2015/10/23 14:43:10
2015年10月23日 05:2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王莹

近几年,农耕农产的模式在不断变化,然而,农村金融领域仍是一片蓝海。在阿里、京东等大型电商纷纷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触角也开始向这一领域延伸。

然而,网贷平台(P2P)跑路、资不抵债等问题屡见不鲜。此次面对具有较多不确定性的新领域,P2P该如何把控风险确保收益?开展农村金融业务过程又将有哪些难点?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专访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方颂表示,P2P需要更多地学习相关方面知识,下田头跟农民多交流和学习,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农村金融服务

接近为零

证券时报记者:为什么网贷平台开始逐步涉猎农村领域?

方颂:农村金融有三大特点。第一,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周期性。不同季节、不同土壤,差异巨大。第二,低覆盖性。金融机构和网点数量远少于城镇,能够获得的金融服务远远不足。第三,高风险性。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调查难度大且耗时久,因此成本也高,且普遍缺乏抵押物。

农村市场空间巨大,金融服务接近为零,政府的大力推动及资源投入有利于这个市场的发展,这是大家进入市场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产品还远远不够,如果精心设计,可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产品来。此外,支持三农建设,助力农村发展,可以在行业中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

目前,行业中向此领域发展的平台不多,规模占比不大。但涉农贷款的需求非常大且迫切。近日,人民银行[微博]带队走访数家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走访户均强烈反映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包括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他们能得到的贷款,一般都是政府贴息的项目。人民银行调研结果显示,只有政府贴息才可能拿到贷款,没有政府及财政的支持,几乎一分钱都拿不到。

信用风控层层把关

证券时报记者: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广州分行推动“互联网金融+农村+信用建设”,农村征信缺失是大问题。信用风险在征信未建立的情况下该如何把控?

方颂:因为农村难以获得融资服务,因此,征信系统里的信息非常少。目前的大数据征信,主要是从城市和互联网上抓取,而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人民银行在做一些信用体系的建设筹备工作,尝试做一些数据的录入工作,建立地方的数据库。说实话,这个工作是有困难的,目前还暂无机构开展农村征信系统的建设工作。

在信用风险把控方面,首先,需要当地政府的推荐与协调。当地政府筛选一些优质的农产品(15.280.302.00%)、经营稳定的农村合作社。同时,通过政府协助,教育农户守信用,向当地农民强调互联网传播的两面性。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性、公开性,提高农民重视信用声誉的意识。

在客户的选择上也会层层筛选把关,主要通过以下标准考虑:是否当地有代表性、优质农产品;经营是否稳定,是否有丰富的种养殖经验,优先选择具有十年以上经营经验的农户;是否有跟专业的农业技术公司合作;是否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

此外,农户和合作社在财务核算方面还不够规范,我们通过帮助他们制定财务报表,预算其资金缺口及时间,设计贷款及还款方案,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他们实际贷款的需求及金额。

除政府把关和加强客户筛选外,我们还会根据自然灾害大数据历史数据,避开自然灾害频繁区域,并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水稻种植险等农业保险来抵抗意外风险。

P2P如何对路“务农”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网贷平台针对“三农”推出的产品有几种类型?

方颂:目前P2P主要的合作对象包括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农户群体类似于个体户,特点是规模小、抗风险性弱,因此,主要提供的一般为小额贷款,通常以分期还款为主。

农业合作社,通常由几户到几百户农民组成,规模较大,经营稳定。通常,合作社贷款周期性较长,主要在种植期和收获期,与农产品的生长周期有较强的关联性。

农业公司的特点,是产品丰富,流动资金贷款,借款金额较大,也存在一定的抵押物,股东也未必是当地的农民,也有外来投资者。基于上述特点,更需向其提供综合性贷款服务。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已有几家P2P推出了相关产品,P2P在农村金融探索中还有哪些难点?你设计的产品又有什么特点?

方颂:农村金融不只是金融,还要结合农业知识和农业规律,才能开发出既受农民欢迎,又受投资者青睐的产品。我们需要更多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下田头跟农民多交流和学习,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此次的农e贷预计在11月初发售,首批产品规模在数百万,主要支持当地农业大户,助力农民销售,对当地最有优势和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提供贷款。如果不是当地的优质产品、非主流的产品,就不会考虑了。同时,也与投资者尝试具备可选择性的投资回报,收益和产品,给投资者低于市场价格的农产品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