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2021/11/16 9:26:44

1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1.1提高教育普及度

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依托互联网的连接功能,现代信息技术的形式多样化支撑,能够有效地开发针对性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精准脱贫。同时,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主要取决于当地教育事业的繁荣程度,教育信息化能够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由于居住不密集,很多学生离学校很远,上下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家中劳动力出门打工,需要在家中操持,无法就学。而教育信息化能够有效解决空间、时间不匹配的问题,保证农村学生的受教育环境。

1.2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人才

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扩展信息接收渠道,与现代化社会深入对接,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信息渠道。教育信息化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信息化条件的实现也能够激发农村学生的衍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能力,有利于培育振兴乡村经济的人才。教育信息化能够将产业技能传播给农村学生,更能够帮助农村学生认识到网络这个经营渠道,培养农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1.3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信息化能够将先进的教学知识低成本地传递给农村地区,为农村学生接触最新知识提供便捷渠道。城乡二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差距上,同样也体现在教育层面。相较于发达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无法迅速获得最新的知识,享受最新的科技成果,农民平均文化素质与城市人口的差距较大。只有先从知识层面上缩小差距,农民群众才能摆脱贫穷状态,促进乡村振兴。农村教育信息化能够满足农村群众对于教育服务的需求,通过信息化技术为农村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现代化成果,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共享。

2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障碍

2.1农村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基础薄弱

硬件设施是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硬件是否能够覆盖,性能是否能满足需求,网络是否足够畅通,这些都将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在推动教育信息化2.0”的基础上,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工程方面,但离全面覆盖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农村地区多数学校依然存在教学设备满足不了教学信息化要求的实际情况,除了部分被重点扶持的学校信息化设备较为完善之外,其他大多数学校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教具,根本谈不上信息化。有些学校虽然获得了一些捐助设备,但因为设备老旧、损坏、系统不兼容等各类原因,没有投入使用。

2.2软件和数字教学资源稀缺

如果说硬件基础设施财政还有一定的投入补充,那么软件与教育信息资源缺失的情况则更加突出。由于缺乏较专业的音频、视频和图像处理软件,教师制作课程资源视觉效果差,内容单薄,无法有效吸引学生,教学效果较差。另外,公开信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对农村地区缺乏了解,所开发的教学资源并没有考虑到农村受众群体,无法取得农村学生的共鸣,很多翻转课堂技巧在农村地区变成了生搬硬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农村教育信息化人才短缺

教育信息化人才是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直接载体。当前农村人才空心化现象明显,本地的优秀青年拼命争取前往城市生活,鲜有在大学毕业后回村帮助建设的青年;农村教师工资低,发展前景不明确,很难吸引任教人才;农村中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大多数年龄较大,学习能力较差,大部分教师自己都无法熟练使用信息设备,以致于国家花大价钱布置的设备使用率低,无人做后期保养和维修,造成了极大的空置浪费,无法保障农村信息化教学的成效,教育信息化有名无实。

2.4农村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缺失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保障农村教育信息化有效推进的前提,然而当前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缺失。国家层面虽然制定了有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法规政策,但是大部分地方政府缺少实际可操作的农村教育信息化推进规划,虽然在硬件设施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在考核制度上大部分是不健全的。在学校层面,由于现实原因,农村学校未能设置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且缺少信息化人才,必然导致教育信息化进程慢,不利于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5传统教育理念更新缓慢

当前大部分农村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传统教育方式已根深蒂固,且并未具备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知识储备。教师是信息化的实践主体,教师不具备信息化的方法,没有信息化的意识,不愿意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因为对信息化不够重视,还会将用于教育信息化的资源挪作他用,直接影响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3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建议

3.1继续完善信息化配套设施

农村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前提是信息化硬件先覆盖农村地区。针对农村学校,当地政府要落实国家政策要求,财政上对教育信息化给予必要支持,对老旧设备,可以使用的要及时养护和定期检查,无法使用的落后设备,要及时淘汰并采购新式教学设备。

3.2积极开发软件,共享数字资源

教育部门要统一组织开发智能教学APP,适配当地农村的硬件设施水平,适合当地教育水平和学生的知识储备,解决地方性普遍教育问题。政府也可以通过统一购买数字资源服务,解决教育信息化中资源内容不匹配,无法覆盖所有课程等问题,利用教育机构强大的教育内容制作能力,为本地区农村的孩子提供既能跟得上时代,又能匹配地区特点的教学内容,通过直播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成为课堂组织者,并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让翻转课堂真正实现。

3.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待遇差是年轻教师不愿回农村工作的重要原因。提升农村教师综合待遇,如在工资、住房、家属安排等方面进行倾斜,增强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同时待遇标准要根据不同高校、学历、专业进行有效区分,针对信息技术专业或有较强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提高工资幅度,让信息技术人才愿意到农村从教。

3.4建立农村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

从地方政府层面要搭建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管理体系。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能够成功的。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做好推进规划,确定分管部门,层层确定责任人。要有预算内的农村教育信息化资金,专款专用,有效追踪,阶段性进行成果检查。通过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将农村教育信息化真正推进。

3.5建立常态化培训体系

根深蒂固的理念要进行更新,不是发几个文件,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要给现有教育工作者提供理念更新的环境和条件。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是解决教师教育理念陈旧的突破口。建立常态化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将信息化教育的理念植入现有的农村教师意识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搜集能力、教学软件相关使用能力、信息设备的日常维护能力,更要将信息化授课方式和理念教给农村教师,提升培训效果,为信息化软硬件的有效使用做好铺垫。